企業永續

利害關係人議合

台半重視並傾聽各方利害關係人的聲音,經彙整對公司的營運活動產生影響或受影響之內部、外部之團體或個人,並參考AA1000 利害關係人議合標準(Stakeholder Engagement Standard, SES)五大原則,鑑別出7 類主要利害關係人:供應商、客戶、員工、投資人、政府、媒體、一般社會大眾。透過與利害關係人定期與不定期的多元溝通,期以了解營運活動對於利害關係人造成的實際和潛在衝擊,作為未來規劃相關預防及減緩行動之依據。溝通結果每年由董事會秘書室向董事會報告。

溝通情形

關注議題

  • 產品責任

溝通頻率及管道

  • 定期:遠端或現場稽核(每年)
  • 不定期:供應商會議
    施工廠商環安衛宣導
    問卷調查、RBA 自評表

2024年溝通實績

  • 159 家供應商簽署「不使用來自衝突地區之礦物宣告書」,簽署比率達91%。較上一年度上升1.4%
  • 持續執行供應商線上或實體稽核,針對一階供應商推動3年一次稽核計劃
  • 全數符合台半對車用品質之需求

關注議題

  • 產品責任
  • 氣候策略與能源管理
  • 水資源管理
  • 廢棄物管理與有害物質排放管理
  • 人權
  • 法規遵循
  • 永續供應鏈
  • 資訊安全管理

溝通頻率及管道

  • 定期:客戶滿意度問卷調查(每年)
    企業永續報告書及官方網站
  • 不定期: 依客戶需求之各式溝通討論會議
  • 客戶問卷回覆(如EcoVadis, CDP 碳揭露平台, SupplyOn 等)
  • 客戶稽核

2024年溝通實績

  • 執行客戶年度滿意度調查,結果為4.7 (滿分為5分)
  • 不定期執行客戶ESG 溝通會議或問卷答覆,持續了解客戶需求

關注議題

  • 商業道德與誠信

溝通頻率及管道

  • 定期:勞資會議(每季)
    職業安全衛生會議(每季)
    員工大會(每年)
    員工滿意度調查(每年)
    績效評核說明會(每半年)
  • 不定期: 員工訪談
    員工意見回饋及性騷擾申訴通報信箱
    各部門工作會議

2023年溝通實績

  • 2024 年未接獲任何員工申訴案件
  • 執行員工意見調查填答比率達86%,持續優化職場環境
  • 導入全新HRM(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系統,設計系統計算與檢驗機制避免人工疏失
  • 落實「照顧員工」理念,2024 年托兒津貼之發放人次為72 人,教育獎勵則發放126 人

關注議題

  • 商業道德與誠信
  • 法規遵循
  • 創新產品管理
  • 產品責任

溝通頻率及管道

  • 定期:股東大會、財務年報(每年)
    公司治理評鑑(每年)
    財務報告(每季)
    法人說明會(每季)
  • 不定期:面對面、電話法人溝通會議
    海內外投資機構研討會
    公司網站更新營運績效
    公開資訊觀測站重大訊息公告

2024年溝通實績

  • 召開1 次股東大會
  • 召開1 場法說會,及多場一對一或一對多電話溝通會議

關注議題

  • 商業道德與誠信
  • 法規遵循
  • 氣候策略與能源管理
  • 水資源管理
  • 廢棄物管理與有害物質排放管理
  • 社會參與

溝通頻率及管道

  • 不定期: 公文、電子郵件往來
    考核、評鑑、稽核
    各式會議(如研討會、說明會、座談會等)

2024年溝通實績

  • 參與年度公司治理評鑑
  • 定期與不定期積極與政府保持順暢溝通,透過參加宣導會等形式,了解其推動法規相關事項

關注議題

  • 法規遵循
  • 永續供應鏈
  • 資訊安全管理
  • 風險管理
  • 創新產品管理
  • 產品責任
  • 氣候策略與能源管理
  • 水資源管理
  • 廢棄物管理與有害物質排放管理
  • 生物多樣性
  • 人才招募與留任
  • 多元與包容
  • 職業安全與健康
  • 人權

溝通頻率及管道

  • 定期:法人說明會
  • 不定期: 面對面訪談、電話訪談、公司官網、新聞稿
    社群媒體

2024年溝通實績

  • 召開法說會1次及多場一對一或一對多電話溝通會議
  • 發布10則產品新聞、4 則公司新聞、6 則活動新聞

關注議題

  • 法規遵循
  • 永續供應鏈
  • 資訊安全管理
  • 創新產品管理
  • 產品責任
  • 氣候策略與能源管理
  • 廢棄物管理與有害物質排放管理
  • 生物多樣性
  • 人才招募與留任
  • 多元與包容
  • 職業安全與健康
  • 人權

溝通頻率及管道

  • 定期:發票捐贈
  • 不定期:賑災捐款、清寒學生午餐及學雜費援助、捐血公益活動

2024年溝通實績

  • 宜蘭廠及利澤廠合計捐贈發票150 張予公益團體
  • 宜蘭廠、利澤廠、山東廠舉行捐血公益活動,總計108員工共同響應
  • 集團年度尾牙邀請藝文團體擔任開場表演嘉賓,以行動支持台灣本土鼓藝文化

重大主題鑑別

台半依循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GRI)準則建構分析流程,透過「鑑別、評估、分析與檢驗、確認」四大步驟,進行重大主題分析。檢視營運活動對於經濟、環境及社會等面向可能產生之實質與潛在影響,以作為規劃、調整永續管理策略之依據。

為瞭解利害關係人對台半在永續議題的關注程度,2024年內外部利害關係人有效問卷總計44份,未來將持續期更精準鑑別利害關係人關注議題及程度,透過各式溝通管道回應其需求與期待。2024 年度共鑑別出6 項重大主題,分別為商業道德與誠信、永續供應鏈、創新產品管理、水資源管理、氣候策略與能源管理、職業安全與健康。

2024重大主題矩陣

因應GRI 重大主題2021年版報導原則,考量產業、地理位置與組織等因素,定義各項永續議題正、負面衝擊面向,並透過風險管理之概念,鑑別實際與潛在的衝擊重大性。

台半根據回收問卷彙整分數相乘、加權、排序之結果,決定重大主題與基本主題,並繪製矩陣圖。正面X 軸為「正面衝擊程度」、負面X 軸為「負面衝擊程度」、Y 軸為「發生的可能性」、Z 軸為「利害關係人關注程度」。

2024年重大主題意涵

正/負面衝擊說明

永續產品創新:落實永續創新產品理念,致力於設計端及生產端導入新技術,採用無危害之原物料,或低污染、省能源的製程,同時完善有害物質管理,辨識具循環潛力之原物料,推動循環產品設計,積極減少產品製程與包裝對環境的衝擊。

智慧財產權管理不完善:若對營業秘密或專利資產等智慧財產權管理不足,恐衝擊公司智慧財產權,影響市場領導地位。

正/負面衝擊及意涵

健全公司治理: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與誠信經營機制,妥善落實監督管理,以保障股東、員工、客戶或其他利害關係人之權益,同時以各項政策與宣導,促使台半由上而下遵守法律規範,並將道德標準承諾體現於所有商業活動中,確保企業永續經營。

管理方針

正/負面衝擊及意涵

永續供應鏈管理:落實永續供應鏈管理機制,透過高度韌性的永續供應鏈,提升供應鏈的產品品質、交期準確性及永續影響力。

管理方針 

正/負面衝擊及意涵

職場災害:台半之職場作業安全規範、預防措施若不夠完善,將可能導致員工遭遇職災、職業疾病或化學品危害,不僅侵害員工健康與人身安全受傷或失能,台半亦將面臨賠償與訴訟問題。

管理方針

正/負面衝擊及意涵

水資源管理失當:水資源為半導體產業不可或缺的資源,若未妥善進行水資源管理,導致廢水未依許可規定處理或廠內水質、廢水監管機制失效,可能衝擊廠區周遭環境及當地居民健康。

管理方針

正/負面衝擊及意涵

能源過度耗用:台半自身營運或價值鏈商業活動涵蓋大量燃油或電力等能源使用,若未妥善管理導致能源過度耗用,將可能產生環境污染等負面問題。

管理方針

Scroll to Top

Share Your Feedback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