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永續

責任採購

供應商提供的產品與服務除直接影響台半的產品營運, 其企業社會責任亦間接影響台半的商業道德。因此,台半與供應商為相互扶持的夥伴關係,除共同支持責任商業聯盟(Responsible Business Alliance, RBA) 之願景與目標, 亦推動永續供應鏈評估, 包括全體供應商應簽署《RBA 供應商行為準則》,在勞工、健康與安全、環境、商業道德等面向訂出明確規範,共同維護勞工人權、反歧視與反騷擾、職業安全、環境、誠信經營等項目,且避免使用來自衝突地區之礦物,以期達成永續供應鏈目標。台半期望在鞏固自身企業主要業務的同時,能夠在綠色營運發揮正向影響力。

政策與承諾

供應鏈成員為台半永續成長的重要夥伴之一,台半重視與供應商於QDCST(品質、交期、成本、服務、技術)各面向的合作,藉此維繫穩定營運與提升客戶服務能力;同時根據RBA 供應商行為準則,與供應商共同落實ESG等面向之企業社會責任,提升永續競爭力。

管理方針與評估機制

  • 依循責任商業聯盟(Responsible Business Alliance, RBA)之準則,制定《RBA 供應商行為準則》要求供應商共同遵循,除要求遵守經營所在地之法律之外,在勞工、健康與安全、環境、商業道德等面向訂出明確規範
  • 根據 RBA 官方釋出之版本定期更新行為準則,同時將準則揭露台半官方網站
  • 制定內部《協力廠商管理作業辦法》進行管理及供應商評鑑
  • 針對可能影響供應連續性的事件進行持續監控,並適時啟動營運持續管理(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 BCM)機制,確保供應鏈穩定性與風險應對能力

供應鏈管理措施與策略

可持續供貨是台半在永續供應鏈管理上重要的承諾。近年受到地緣政治因素影響,包括戰爭、貿易戰等,皆改變全球企業在產業供應鏈的布局。在種種外在動盪背景之下,台半深知需要提高供應鏈的韌性,包括供應商多元化、營運持續管理(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 BCM)、監控庫存水位等,以因應潛在風險與危機。台半供應鏈管理部透過總部整合各廠採購資源及優化整體供應鏈,管理涵蓋面向從資源、需求、製造、供貨,透過定期產銷循環結合產銷管理平台機制,機動檢討產銷雙方的協同作業流程與作業規則、輔助作業系統功能設計,以確保流程整合,減少非標準化作業設計,且符合內稽內控原則,帶領跨單位團隊以最大限度符合產業實務的協同合作模式,支援公司營運成長目標。

為確保供應鏈的調度能兼顧存貨風險與滿足客戶需求,供應鏈管理部以「供應的連續性」(Supply Continuity)為原則,輔以產品與市場需求的變化進行機動的存貨策略(Inventory Policy)調控,確保公司在遇到不可預期或不可抗力的情況下供應不中斷同時兼顧存貨的風險。在台半2023 年導入營運持續管理(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 BCM)制度以來,於2024 年已成功開發3 間關鍵物料的第二供應商,降低採購風險等策略,各廠區透過供應鏈議題的管理、與總部協同合作,隨時檢視潛在風險,持續優化供應鏈的韌性與強度,回饋及檢視上游流程的策略與執行共識,以確保供應鏈的平衡與一致性。

台半在整合供應管理組織資源與策略的同時,也積極與客戶展開合作。透過合約機制、資訊科技的串接,不僅維繫雙方合作關係與資訊即時交換,更進一步強化供應鏈協作深度與應變彈性。有助於降低供應鏈成本、提升效率,並促進資料透明度,共同提升供應體系對需求波動,或外部變因的調度彈性。

供應商永續衝擊評估

台半持續關注及檢視供應鏈的韌性。除了基本的供應商遴選條件,如技術、交期、品質、成本等,同時針對經濟、環境、社會等面向綜合評估,以落實台半的風險管理與永續經營理念。

為確保供應商共同朝永續目標前進, 自2017 年起, 台半主動依循責任商業聯盟(Responsible Business Alliance, RBA)準則,制定《RBA 供應商行為準則》要求供應商共同遵循。該準則經董事長核准通過,適用於全體營業據點。各廠區採購單位追蹤所屬供應商日常營運情形,並回報給供應鏈管理部是否有違反行為準則之情事。除要求遵守經營所在地之法律外,在勞工、健康與安全、環境、商業道德等面向訂出明確規範,內容包括勞工人權、反歧視與反騷擾、職業安全、環境、誠信經營等項目。

因應RBA 準則更新,台半2024 年度同步展開內部教育訓練,加強部門對新規範的理解與執行力,預計2025 年改版完畢後,將準則更新於台半官方網站,供相關利害關係人參考並以玆遵循。

另外,新供應商除了在合作前需簽署《RBA 供應商行為準則》,台半亦根據內部《協力廠商管理作業辦法》進行供應商評鑑,包含供應商對環境與社會影響之紀錄,是否有ISO 14001 環境管理系統、ISO 45001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等標準或認證,內容擴及環境保護、安全與衛生及管理體系,期與供應商共同提升企業社會責任。2024年度全數通過環境與社會面向之評選,無發現供應商有顯著負面衝擊。

對於特定材料議題的法規追蹤,我們持續密切關注法規與國際局勢變化。例如,俄烏戰爭引發對蘇聯鋼鐵材料的禁用;中美貿易摩擦導致中國大陸對特定材料輸出限制;以及涉及新疆維吾爾族人權議題的產品或材料來源調查等,皆可能對供應鏈造成影響。

面對這些挑戰,台半採納相關政策,並進行盡職調查與來源宣告,確保對客戶的服務與保障。有關產品成分中鉭、錫、鎢及金等細節,請參閱衝突礦產政策

Scroll to Top

Share Your Feedback

Feedback